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1.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评价结论应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
2.安全验收评价: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符合性评价和危险危害程度的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等内容。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合理性性。
3.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生产经营单位或者一个工业园区,或者某一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做的评价。
(1)前言。包括项目单位简介、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2)评价项目概况。应包括评价项目概况、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工艺过程、生产、运行现状、项目委托约定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包括法规、标准、规范及项目的有关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文件)。(3)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说明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特点选用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4)危险性预先分析。应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方式、操作条件、物料种类与理化特性、工艺布置、总图位置、公用工程的内容,运用选定的分析方法对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危害隐患逐一分析。(5)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评价要素,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选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6)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同行或同类生产的事故案例分析、统计其发生的原因和概率,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重大事故模拟。(7)对策措施与建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8)评价结论。明确指出项目安全状态水平,并简要说明。